栏目分类
联系我们
|
畅想2030年的建筑业时间:2018-10-22 10:19:30 来源: 作者:
2030年的建筑业,从发展趋势上解读,将由一个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转变。 当下,中国的建筑业表现出七大鲜明的发展特征和六个明显的发展趋势。这七大特征是行业规模大、大企业云集、细分行业多、行业利润低、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高、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当下显现的六大发展趋势分别为国内市场下行、细分市场细化、国际化加速、建设模式快速变化、管制方式市场化与企业竞争分化。这七大发展特征和六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可预见的十年中,将进一步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整个建筑业发生明显的、根本性的产业变革。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的发展。对应当下建筑行业的七大特征,2030年的建筑业将展现出七个新的特征,即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大企业规模继续发展、行业细分化深入推进、行业利润率总体回升、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两极分化、行业集中度继续加深、区域发展失衡持续扩大。 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建筑业的总体营收与产值将稳步成长,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不会改变。目前,相比于其他行业,建筑业在营收规模和产值上有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接下来十年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建筑业与其他行业的营收规模之间的差距或将缩小,但建筑业本身的营收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上升。 大企业规模持续发展,建筑行业营收突破200亿规模的企业数量将继续增加,而已有的大型建筑企业,其营收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当下,我国建筑业营收规模突破200亿的总包企业已有51家,未来,这一级别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加;而营收规模突破1000亿的8家特大型企业,其营收规模将继续上升。 行业细分化深入推进。目前的建筑业在不同的行业中的细分程度各不相同。而未来,在各个行业中的细分将继续发展,建筑业的细分行业数量会越来越多。现今的建筑行业,在不同的细分行业中展现出不同的市场空间。已有的细分行业暂时还不会消失,而新兴的细分行业却在不断涌现。此不消彼反长,细分的行业数量会继续增加。 行业利润率总体回升。我国建筑业长期表现为大规模、低利润。建筑行业的利润率与不管是与同行业国际先进企业还是当下的高利润行业相比均有明显差距,这与改革开放一段时间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是分不开的。但随着我国建筑企业市场化运作与科学管理的演进,原先的粗放式管理与行政管制正逐步转变为精细管理与服务式管理。这一现状有望改善。 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两极分化。目前的建筑行业,已经开始展现出不同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的明显差异。大多数企业在传统建筑领域开展激烈的价格竞争,而少部分企业凭借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准入门槛较高的细分行业里获得了高额订单。未来,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扩大。 行业集中度继续加深。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的政策因素有直接关系,这在我国表现的尤为明显。当下,PPP模式越来越成为国际建筑行业的热门模式。在我国也是如此。在这一模式主导下,大部分高利润、大规模的订单将必然由资质全、规模大、抗风险能力高的大型甚至特大型建筑企业承担。 区域发展失衡持续扩大。现今我国建筑行业的主要区域市场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阔的北部、西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虽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将给上述地区带来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未来的建筑行业,将必然转向以技术、人才作为主要导向。在这一导向指引下,西北部地区面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劣势将更加突出。 笔者所判断的2030年的建筑业的七大新特征是基于我国当下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发展的总体态势基础上,综合分析而来的。 政治上,我国正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不管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亦或者亚投行的设立,都标志着中国正以强力推动区域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未来十年,我国将有可能较大可能成长为东北亚地区的决定性政治力量。目前东北亚地区的传统强权如俄、日、韩等国,均不同程度的面临着发展困境。俄罗斯虽然拥有重要的政治话语权但在经济上持续性的增长乏力严重制约着其在地缘政治上的话语权。随着前苏联时期积累的政治筹码的逐渐消耗,俄罗斯的虚弱态势愈发明显。而日本、韩国等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强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拥有优势。但其总体经济规模、工业体系、战略纵深等,都远远落后于中国,这使得这些国家大多表现出“富而不强”尴尬局面。而东北亚地区的另一重要力量美国,虽在各个方面对中国进行限制,但毕竟远离本土,未免总有鞭长莫及之憾。一旦,中国能够主导东北亚地区的主要话语权,这一地区地区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口将为中国建筑业提供海量的机会。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还在谋求全球布局。在南亚次大陆,在非洲,在中东,中国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加。在国内建设中已经积累了充分经验的中国建筑企业在这些地区的开发和重建中,必将分一杯羹。 经济上,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我国计划利用十年时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全行业的产业升级。当下,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完成了现代化,但明显的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仍然为建筑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需求。而在已完成了现代化的地区,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尝试为建筑行业的升级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和更多的机会。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中国的建筑企业,日益感受到来自国际同行业巨头的竞争压力。相比于国际先进企业,中国企业在管理、技术和理念上仍有一定差距。如我国建筑企业能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势必能有新的发展。 社会上,我国日益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和城乡一体化趋势为对中国建筑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内,中国建筑企业得益于庞大的人口红利和政策、市场的优势,在经营规模上发展迅速。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内市场总体下行,政策扶植力度也有所缩减。上述压力,无一不推动着建筑企业引入技术、优化管理、完善体制。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有一批抗风险能力差的、体制僵化的企业被市场无情淘汰。这对于个别企业而言或许是灾难,但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资源配置,却有相当地推进作用。 技术上,目前人类正经历着历史上继两次工业革命和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的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以物联网、基因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于建筑业这样的传统行业而言尤其是如此。我国在建筑行业目前仍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可以预见,这样的现状将不会持续。在新兴技术的主导下,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或将获得质的提升。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兴技术的引入虽然能大幅度的提升生产效率,但同时也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故而,技术革新的过程也必将是建筑行业进一步集中,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2030年的建筑业,将是一个崭新的建筑业,一个以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为导向的新型的传统行业。
|